车事周评丨“价格联盟”不攻自破,特斯拉又卖爆了
01.中汽协:删除《承诺书》涉及价格表述
7月6日,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组织蔚来、理想等16家汽车生产企业签署了《汽车行业维护公平市场秩序承诺书》。7月8日,中汽协发表声明:协会认识到承诺书中“不以非正常价格扰乱市场公平竞争秩序”涉及“价格”表述,表意不当。将上述条款从承诺书中删除,并敦促16家及其它汽车生产会员企业,严格遵守《反垄断法》及相关行政法规、指南、规章,自主定价、公平竞争,共同为产业规范健康创新发展贡献力量。
(资料图片)
点评
《承诺书》更像是一场为时不长的闹剧,以中汽协意识到涉嫌违反《反垄断法》而告终。某些车企一厢情愿的认为价格战有损市场公平,事实是,充分开放的竞争让它们感到“压力山大”,这时,应该思考的是如何降本增效,提升产品和品牌价值,而不是拉着友商试图缔结价格联盟。
02.中国进口车销量创10年来新低
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统计数据显示,2023年5月,我国汽车进口量只有5.84万辆,同比下降18%,1~5月,国内共进口汽车28.4万辆,同比下滑28%,相对于过去十年的进口量低点仍有下降。据统计,自2017年我国进口车销量达到124万辆之后,就以年均10%的速率一路下行到2022年的88万辆。当前,除了雷克萨斯、保时捷等纯进口品牌,以及奔驰、宝马等旗下的高端进口车型外,大部分进口汽车品牌都出现了下滑,一些较为小众的甚至已近乎销声匿迹。
点评
国产车市场表现越来越强势,从而对进口车市场产生了一定的挤压;另一方面,这两年进口车的供给也出现了严重不足,没有太多新品推出。由于国内消费者对于新能源汽车的认可度大幅提高,这也给以燃油车为主的进口车市场带来了影响。此外,跨国车企在华的本土化战略升级,原本热销的进口车,如丰田SIENNA、宝马X5等纷纷国产,导致进口车市场少了很多爆款车型。
03.特斯拉单季度交付创新高
特斯拉发布二季度生产及交付报告。在整个第二季度中,特斯拉合计交付了超46.61万辆电动汽车,同比大增83%,此次数据也再创特斯拉单季度交付新高。以此计算,特斯拉上半年交付88.9万辆电动汽车。要知道,去年全年特斯拉交付量为131万辆。按照特斯拉设定的180万辆销售目标,其已完成全年目标近50%。
点评
特斯拉上半年交付量迅猛增长,与其在全球开启的“降价狂潮”密切相关。特斯拉在2023年初一系列降价带来的强劲需求,以及生产效率的提升使得第二季度的交付量远超预期。但降价也令其盈利指标承压,今年一季度,特斯拉整体毛利率19.34%,创两年来公司季度最低纪录。
04.“南北大众”电车降价
近日,一汽-大众宣布,针对ID.家族系列车型推出限时优惠活动,优惠幅度3.8-8.7万元,同时还包含8年16万公里三电质保、3年10万公里整车质保、首任车主终身免流量等在内的“六大基础权益”。上汽大众也宣布,旗下ID.3车型最高降价3.7万元,该活动截止日期为7月31日,并且限量3000台。
点评
优惠后,整个大众ID系列的价格带从20-35万元降低到15-30万元之间。而上汽大众的ID.3在降价之后,已经杀入比亚迪海豚的价格段。尽管大众称之为一次限时优惠,但通过这次短暂的价格碰撞,将有可能改变大众在中国的定价策略,并形成新的一套价格体系,直接与自主品牌对线。
文/许方华
【作者】
汽车现场
关键词: